查看原文
其他

【机械】半导体:Semicon China展会新产品层出,国产集成电路工艺设备正在发力

——杨绍辉、陈祥

一年一度为期三天的Semicon China落下帷幕,国内外半导体设备与材料供应商纷纷展示出新老重拳产品,从厂家反馈的信息来看,2018年国产设备供应商收入均有30%以上高增长,且2019年仍将保持高增长趋势;展会上国产设备新产品明显增加,表明随着近年政策、人才、资金共同推动下,国产设备供应商经历10多年技术积累后正在加速发展。集成电路工艺设备国产化进程加快,我们继续强烈推荐半导体设备板块,重点推荐北方华创、精测电子、晶盛机电,推荐关注盛美半导体、长川科技。

支撑评级的要点

  • 主流设备供应商新产品与日俱增,工艺设备技术产业化加快。北方华创推出ALD、ALE、Cu bs PVD,晶盛机电推出新产品抛光机,长川科技推出探针台、晶圆表面缺陷检测设备,精测电子也有膜厚及OCD检测设备展出,盛美半导体推出多阳极局部电镀铜设备、先进封装抛铜设备、Tahoe高温硫酸清洗设备等三款最新产品,光力科技推出GDS6230双轴半自动切割机,无锡微导展出Dragon 3000原子层沉积团簇系统、半导体全自动晶圆蚀刻设备、半导体精密打标设备割机,表明随着资金、政策、人才的推动下,国内集成电路工艺设备技术产业化正在加快。

  • 国产设备销售规模普遍增长30%以上,且2019年仍将持续高增长。以盛美半导体为例,2018年公司出货量9500万美金,同比增长137.5%,全年实现收入7464万美元,同比增长104%,出货量与收入均翻倍增长,且公司预计2019年收入将达到1亿美元,增长30%左右。同样,北方华创电子工艺装备(集成电路设备占比1/3左右)收入25亿元增长75%,我们预计2019年仍将快速增长。此外,我们预计包括沈阳芯源、晶盛机电、中科信、中微、上海微在内的厂商2018年集成电路设备经营规模都有较大增长。

  • 国产化率不超过5%,未来5-10年国内半导体设备将加快进口替代。综合国内主流半导体设备的收入规模及收入结构的判断,我们认为国产半导体设备总销售额仅为30-35亿元,相当于中国大陆市场规模122亿美元的4%-5%,剩余市场份额均为ASML、应用材料、Lam Research、KLA、TEL、Teradyne、Advantest、Disco等日、美、荷兰企业垄断。但我们认为新老牌国内半导体设备供应商,基于长达10多年技术积淀,加上国内政策环境、社会资金支持、人才大力度引进,有望快速增强自身实力,在晶圆厂第一轮扩产高峰时期加快进口替代。

  • 国内主流晶圆制造厂商2019年将继续扩产,国内设备需求旺盛。2019年及以后长江存储、上海华力、华虹无锡、合肥长鑫等主流厂商陆续进入年均10-20K/月的扩产进度,加上积塔半导体、士兰微厦门项目等新厂房在建,国内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预计将维持100亿美元以上并保持稳定增长,为国产工艺设备厂商提供宝贵的进口替代的时间窗口和市场机遇。Semi预测中国大陆2018年半导体设备采购额达122亿美元同比增长84%, 2019年为120亿美元与2018年基本持平。

  • 期待全球半导体行业资本开支2019年下半年触底回升。最近季度财报显示,ASML、应用材料、Lam Research、KLA、TEL、Advantest、Teradyne等半导体设备龙头都对2019年下半年半导体设备行业复苏持乐观态度,主要依据是存储库存与投资周期、7/5nm投资进度、中国大陆市场需求确定等。Semi预计2019年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下滑8%但看好2H2019至2020年的复苏。

  • 重点推荐:从Semicon China展会可以看出,国产半导体设备正在发力新产品,积淀了10多年的技术集中走向产业化。相比ASML、应用材料、Lam Research等100亿美元的收入体量和200多亿美元以上的市值规模,国产工艺设备主流厂商仍有巨大发展前景,强烈推荐北方华创、精测电子、晶盛机电,建议关注盛美半导体、长川科技。

风险因素

中国大陆存储厂商投产延缓全球存储芯片周期复苏;中美贸易战继续影响全球经济健康发展。

>>>>

报告完整版请洽中银机构销售索取

END


欢迎关注中银国际证券研究



特别声明:

本订阅号(微信号:boci-research)为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银国际证券”)研究部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订阅号。其他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上注册的含有“中银国际证券研究”或与中银国际证券研究品牌名称相关的其他订阅号但账号主体未认证为“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均不是中银国际证券研究部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中所涉及的证券研究信息均节选自中银国际证券研究部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须关注的是,本订阅号内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根据中银国际证券研究部后续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

本订阅号所发布的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在任何情况下,所发布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个人的投资建议。接收人应结合自身情况判断是否采用本订阅号及其内容并自行承担风险,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及其雇员对接收人因使用本订阅号及其内容造成的一切后果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订阅号中的所有资料版权均属中银国际证券。订阅人及其他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中银国际证券事先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者复制本订阅号中的内容。如因侵权行为给中银国际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中银国际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订阅人对其中内容有任何疑问,或欲获得完整报告内容,敬联系中银国际证券机构销售。如从未经授权的公众媒体或其他机构获得本公司研究报告的,请慎重使用所获得的研究报告,以防止被误导,本公司不对其报告理解和使用承担任何责任,具体授权情况请以公司官网公告为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